#科学颜论进行时#
血色校园屋顶 枪口下的政治与跨性别谜团
一粒子弹。一声枪响。一场撕裂美国的悲剧。
2025年9月10日。保守派活动家查理·柯克在犹他谷大学与学生交流时。突然遭枪击。颈部中弹。不治身亡。枪手从校园建筑屋顶开枪。迅速逃离。丢弃凶器。
22岁的泰勒·罗宾逊被捕。检方在他用作凶器的栓动步枪扳机上。检测到他的DNA。铁证如山。
若罪名成立。罗宾逊或面临死刑。
检方披露惊人细节。罗宾逊作案后竟发短信给室友承认:“是我干的。对不起。”更留下字条直指预谋——“我有机会干掉查理·柯克。我要抓住这个机会。”
动机?仇恨。
罗宾逊在短信中写道:“我受够了他的言论。有些矛盾无法调和。”他受够了柯克的“仇恨言论”。柯克生前确以反对LGBTQ+言论闻名。尤其常发表反对跨性别者的观点。
关键转折。罗宾逊的伴侣是跨性别者。
犹他州州长斯宾塞·考克斯证实:罗宾逊的室友。同时也是他的“浪漫伴侣”。是一名“男性转女性”的跨性别者。这段关系已被列为调查的潜在动机之一。 FBI高级官员也确认了此关系。伴侣正“极度配合”调查。并称对枪击计划“毫不知情”。
这不是孤例。
2022年。一名自称“索菲·罗斯克”的跨性别者就企图刺杀最高法院大法官卡瓦诺。携带大量武器。司法部近期建议判处其30年刑期。接连事件促使司法部考虑禁止跨性别者购买枪支。将其归为“性别焦虑症的精神障碍”。引发巨大争议。
美国政治暴力正持续升温。
数据显示:2016至2025年间。针对官员、候选人的袭击与未遂袭击达25起。而此前20年仅2起。针对国会议员的威胁事件从2017年的3939起飙升至2024年的9474起。超七成美国人认为政治动机的暴力是主要问题。
深层次原因?政治极化。枪支泛滥。社交媒体放大仇恨。
芝加哥大学民调显示:越来越多美国人支持使用暴力解决政治分歧。有10%的美国成年人认为“使用武力”阻止特朗普成为总统“合理”。7%支持以武力恢复特朗普的总统职位。
分裂。愤怒。绝望。
罗宾逊出身保守家庭。父母是共和党支持者。祖母称全家支持特朗普的MAGA运动。但他自己登记为“无党派”。近年政治立场却“左倾”。常浏览极端网络内容。家人称他近年“愈发热衷政治”。晚餐时批评柯克“充满仇恨”。
他从模范学生。变为冷血枪手。
他曾以4.0绩点考入大学。获总统奖学金。同学预言他将成CEO或商人。但他退学了。沉迷网络和射击游戏。家庭有枪支传统。少年时期就收到枪械作为圣诞礼物。
他精准射击。柯克在回答关于跨性别者与大规模枪击案关系的问题时。刚说“太多了”。枪声响起。
FBI正调查案发前社交媒体上的可疑发言。有账号在9月3日称:“如果有人在9月10日向查理·柯克开枪。会很好笑。”还有账号在8月6日写下:“9月10日将会是非常有趣的一天。”FBI在调查这些是否算“网络预言”。
罗宾逊首次出庭。面无表情。身穿防自杀罩衫。法官告知可能面临死刑时。他几乎一言不发。
除谋杀罪。他还被控妨碍司法等。其室友是否涉案仍在调查中。
柯克之死引发两极化反应。有人批评其过往言论。共和党阵营则要求严惩诋毁逝者行为。已有相关从业者因此失业。
特朗普称此案为“仇恨谋杀”。暗示是左翼激进人士所为。马斯克更直言“左派是谋杀党”。
但罗宾逊来自保守家庭。这让简单叙事复杂化。
美国在质问:是什么让一个年轻人选择用步枪解决分歧?政治对立何时变得你死我活?下一个罗宾逊在哪里。
答案或许不在法庭。而在整个社会。
反思的时刻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