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大学和延边大学虽然都是吉林省的双一流院校,但也许因为两校隶属关系不同,身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吉林大学,还没有出现过向吉林省属高校延边大学输送校领导,尤其是输送校长的例子。
长期以来,延边大学的领导班子大部分都是从本校内选拔,校长历来都是选择朝鲜族学者,2024年11月,时任吉林农业大学校长的杜锐调任延边大学校长,杜锐的跨校履新打破了延边大学校长是朝鲜族学者的这一传统惯例,但没想到的是,杜锐担任校长没多久,便于2025年2月份转任学校党委书记,他也成为了延边大学任期最短的一位校长。
在校长一职空缺数月之后,延边大学新校长人选终于浮出水面。根据延边大学官网发布的更新显示,来自吉林大学的孙俊奇教授,已出任延边大学党委副书记,兼主持行政工作的副校长,这个职务已经相当于延边大学的行政一把手。
孙俊奇的履新,对于延边大学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,如果未来他顺利出任延边大学校长的话,他将成为延边大学自1996年合并组建以来,历任校长中首位来自吉林大学的学者。
那么为什么孙俊奇不直接出任延边大学的校长,而是主持行政工作的副校长呢?这就和他的履历、资历有关了。
孙俊奇是山东宁津人,他出生于1975年2月,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读于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,毕业后便留在吉林大学任教,历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、院长、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、研究生院院长等职。
在到延边大学工作之前,孙俊奇没有担任过高校副职的经历,所以他不可能一步到位出任本科高校的校长,只能以副职的身份来主持工作,积累经验。
通常情况下,担任副职两到三年之后,才能满足升任校长的条件,这也意味着,在未来的一两年内,延边大学不会任命新校长,延边大学的行政工作将一直由孙俊奇来主持。
像孙俊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,比如现任太原理工大学校长的孙宏斌,他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学者,在到太原理工大学工作之前,没有担任过高校副职的经历,主持行政工作将近3年后,才顺利出任太原理工大学的校长。
再如新疆大学校长马新宾教授,在到新疆大学工作之前,只担任过一年多的天津大学副校长,担任副职时间太短也不满足直接升任校长的条件,直到马新宾积累了两年多的副校长工作经历后,才顺利出任新疆大学校长。
引进985高校的学者,到地方高校担任行政一把手,充分反映了上级对学校发展的高度重视,希望能够在名校学者的带领下,能够在学科建设、科研实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