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多个部门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,出台了这样一个消息,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争议。
从评论区可以清楚的看到,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批评声音,疑惑不满相当多,三部门公开征求意见。
给出的消息其实特别的简单,总结起来就是现金汇款,取钱存钱,一次性取现超过5万元以上,必须要展开相应的调查。
说白了,你要是去银行取5万块钱,那么银行的工作人员就会问你。
这些钱的用途,你取5万块钱想干什么?
我看到很多网友看到这样的消息相当的无奈,说句老实话,银行里的钱都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存款,自己的储蓄,自己想要取个钱怎么这么的困难。
相对比的话,有些人成千上万的资金,上百亿的资金都能够悄无声息的转移。
而轮到老百姓之后取个钱都要受到各种盘查,当然了还是打着反诈骗的名义,一些网友特别的愤怒这些诈骗的消息。
三大运营商,他们清楚的知道这些人的电话号码,知道实名制,有了实名制之后,还出了虚拟号码,都是能够追查的,不去解决问题的根源,反倒对这些取钱的人进行了百般刁难,这不是为难老百姓,这是什么?
我记得很多年前我看到过一个视频,在某次会议当中,一个银行部门的管理人员信誓旦旦的说,我们银行是弱势群体。
当讲出这句话的时候,周围的人哑然失笑。
我不知道网友们对于这样的事情怎么看,其实大家也清楚,最近这些年来所谓的反诈宣传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,5万块钱展开反洗钱调查。
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,那些上百亿的资金又是怎么出去的?
很多网友也好奇,一些诈骗的电话号码已经被标识,已经被注意,不去调查这些源头。
反而调查取钱的人,甚至有些人在互联网上购物之后,自己的卡被冻结了。
说实话,我也看到有网友在互联网上爆料,该网友说前阵子办了一张银行卡,各种询问,最后办了银行卡之后,每天限额消费6000元。
该网友很怀疑这背后究竟有什么问题,自己花钱也要被限制,自己取钱也要被限。
甚至有网友信誓旦旦的说,在这件事情的背后,无非就是银行的流动性出现了问题,这么做无非就是延缓存款取款,降低资金的流动。
我不知道网友们对于这件事情怎么看?
不过按照咱们的法律来讲,公民的合法私人财产不应该受到侵犯,咱们的储蓄都是个人的,存钱和取钱都不应该受到限制。
当然了,法律是法律,现实是现实,有的时候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,这就是最大的悲哀。
在全民都实名制的时代,每天还能接到虚拟电话、诈骗电话、反诈APP,类似的电话在互联网上或者现实生活当中层出不穷,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源头。
你说这背后如果没有沟连如果没有猫腻,网友们大概率是不相信的,几十亿、上百亿的资金都能悄无声息的跑到国外,那么老百姓的几万块钱怎么就引起这么大的限制?
对于很多网友来说,这是接受不了的,所谓的反洗钱、反诈骗,经过实名制之后都是有迹可循的,更应该监督的是那些大资金的流向,而不是盯着老百姓手里的这几万块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