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3A的爆发,仅用了一碗“麻辣烫”的工夫。
昔日全球玩家口中“中国游戏=数值氪金+换皮手游”,如今国产3A已在Steam榜单正襟危坐,还时不时用青铜鸟头和大招CD晃你一眼。最新的代表作,正是成都灵泽科技的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:这位“第二个大学生”,预售首日便登顶Steam国区热销,顺手捎带个全球第二,收入预估高达6000万美元。比隔壁《黑神话》“悟空大师兄”晚一步,却依旧杀出封神。
掰指头算算,三年前,这家工作室还饱受全网群嘲。首支实机演示一经放出,网友们仿佛集体重回高考状态——给分全靠凶狠,“僵硬如木偶”“建模敷衍”连夜刷屏,堪比考场差生的作文批注。此后核心骨干离职,融资悬崖边打转,项目一脚踏进“404”。用编程媛的话来说,就是“服务器一夜全挂”。
可这群成都人倒也皮实。夏思源咬牙拖着团队蛰伏三年,靠3D复刻四川古迹、反复雕琢战斗“须羽能量”等机制,不停背水一战。玩家手里“魂式”闪避,游戏里“东方诡奇”,还有须羽技能树和一大堆手感暴躁的武器流派。三年挖矿式磨炼,终于换来今年BW展会上“一票难求”和玩家的真香定律。
写到这里,不妨扔给读者一个灵魂拷问:国产3A为啥忽然能“批量出海”了?《明末》只不过是“炒剩饭”,还是中国游戏工业进化的缩影?
先说工业基础。《黑神话》去年像一道“开胃凉粉”,65亿销售额实锤国产3A不是空谈,带动了大厂集体“军备竞赛”:网易有了《归唐》,腾讯炼《致金庸》,灵游坊正磨《影之刃》…甚至浙江都颁发了专门鼓励游戏出海的政策。资本、技术、政策三架马车齐发力,按照券商预测,三年后年市场翻番,国产3A将端端正正“排队下饺子”。“单点突破”变成“批量化造船”。
但“鸡汤喝多容易噎”。高难度和原创IP,仍是一把双刃剑。《明末》第二章云顶城,就靠“地雷+自爆怪+冻伤debuff”把IGN测评折腾到吐槽“恶意堆砌”,Boss红岚还玩起了多段追踪拳,缺乏反击窗口。剧情更是天书,碎片化叙事搭配原创宇宙,关键信息深埋,海外只能边打边查字典。如果和《黑神话》的《西游记》国民IP站一起,传播力就像奥特曼对小怪兽——先天短板明显。
再加上优化隐忧,譬如PS5 Pro偶发掉帧、PC平台也需高端显卡才能流畅。这意味着国产3A既想吊击硬核魂玩家,又要照顾一般用户,难免出现“风格摇摆”。毕竟不是每个玩家都能磕出一身东方青铜风的“魂味装备”。
不过,《明末》的意义也许不在于“封神”,而是在于标票国产3A走向“长流水”。制作人夏思源自嘲“小吃摊主”,不搞“文化输出”的高大上,反倒更接地气:不是非要当世界名校状元,而是想每天准时营业,把一碗热辣冒菜端好。须羽闪避、斗转星羽等创新设计,已经让它不只是“类魂模仿者”,而是独具成都气息的单机勇士。
其实国产3A的胜利,从不是靠一两个爆款撑起“北斗七星”,而是要让3A制霸成为常态。正如某位资深玩家所言:“等我们每年都能见到如《明末》般的创新之作那天,中国的游戏工业才算真成气候。”阿阳前辈预测,2027年是“3A常态化生产元年”。到时,玩家或许会发现,从“第一个大学生”到“第二个大学生”,再到一群半夜点外卖通宵冲关的“第三、第四、第五”,国产3A打造的不只是游戏,更是一整套由普通人编织出来的文化底色。
最后留个尾巴:国产3A不是为了向谁交作业,也不必困在“文化输出”的谎言里。成都灵泽的300人,用四年沉默攒下的野心,只为那句朴实的追问:做一款自己真心爱玩的游戏,还有没有意义?
答案,或许正在每一声机关弹响、每一座蜀地古刹的灰尘中慢慢浮现。
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,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