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年,不少人都在嘴裹嘀咕“钱难挣”,还有“消费降级”的说法,感觉整个市场像是被一股压抑的气息罩着。你晓得不,日本在1990年经济泡沫一破裂,竟然陷入了长达三十年的停滞状态。
失业率不断升高,股市一跌再跌,经济增长也挺不起劲,再加上老龄化、少子化和高债务这些麻烦事,但还是出现了一批出色的消费领头羊。有三类行业正好契合了当下的需求,逆流而上,崛起了。
不仅带来了全球闻名的企业,还凸显了在经济低迷时档的特别盈利方式。
一、替代经济:以“高性价比”重构消费,百元单品撑起千亿市场
在经济低谷时期,大家对收入的预期都变得没那么乐观,购物的重点也从“品牌溢价”逐渐转变成“实用性价比”,这股需求的转变催生了“替代经济”的兴起。
关键在于用更实惠的价格带来同样或者更优的品质,打破大家对低价产品就一定差的那种老观念,优衣库就是替代经济的一个典范。
在经济泡沫时期,日本消费者特别喜欢追逐奢华的服装和新潮的单品,可泡沫一破,大家反而更喜欢简约、耐穿又实惠的衣服,偏向实用主义。
优衣库正好抓住了这个点子,专注于基础款的设计,少开发一些小众款和减少广告费,把预算都用在面料的改良和大批量生产上。它的单品价格大多控制在几百日元左右,也就是几块钱人民币的样子。
但它依然能满足日常穿衣的舒适度和耐穿性需求,凭借这套做法,优衣库从大阪的一家小店起家,逐渐发展壮大到全球范围,到了2023年,全球收入已经超过2.7万亿日元,折合人民币大概1300亿元左右。
柳井正这位创始人多次登上了日本首富的宝座,在餐饮行业里,平价快餐的“三巨头”也一样搭上了替代经济的顺风车。吉野家、食其家和松屋都推出了价格在百元左右的牛肉饭套餐,大概就是人民币5到10元左右吧。
靠着流程的标准化来管控成本,统一采购原料、精简菜品的类别,还能提升出餐的速度,不仅保证了味道的稳定,还把客单价压到普通人都能轻松接受的范围里了。
经济遇到停滞期,职场人士和学生们更偏向选那些“吃得饱、不浪费”的平价快餐,结果呢,这三家品牌的门店数量都在飞速增长。到2024年为止,光吉野家在日本本土的门店就超过1200家,算是个全民级别的餐饮品牌了。
便利店行业靠着替代经济的助力搞起了规模化,像7-Eleven、罗森这些品牌,都把“24小时开门+平价刚需商品”作为核心招牌,店里卖的饭团、便当、瓶装饮料什么的,价格都比传统超市低不少。
从1990年到2020年,日本的便利店数量从大概1.2万家飙升到快5万家,变成经济不景气时,人们既省钱又方便的购物好帮手。
二、情绪补偿经济:低成本快乐需求爆发,游戏、宠物、动漫成消费热点
经济不好,压力大,又迷茫,大家对“低价情绪填补”变得特别渴望。省点钱就能马上找到快乐、陪伴和安全感,导致游戏、动漫、宠物这些行业都迎来了黄金时机,飞速发展。
游戏和动漫这两块儿,也变成了大家“逃离现实”的一个重要方式。自1990年以后,日本的年轻人遇到就业难、收入不高的问题,面对对未来的迷茫,他们就偏好那些花费不多的娱乐途径来打发时间。
在动漫圈里,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《龙猫》《千与千寻》等作品,以那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设定,为观众带来了深深的情感共鸣。
像《海贼王》《火影忍者》这些长篇漫画,连载了几十年,靠那激励人心的剧情传递坚持不懈的信念,全球粉丝超过亿数,相关的手办、模型、动画版权等收入累计超过一千亿日元。
在游戏行业里,任天堂专注于家庭娱乐的场景,推出了《超级马里奥》《塞尔达传说》等知名IP,主机的售价大多保持在2到3万日元(大约人民币1000到1500元左右)。
到2023年,任天堂Switch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.3亿台,与此同时,相关游戏的销售额也突破了9000亿日元,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游戏公司之一。
宠物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,主要是因为人们对“情感陪伴”的需求不断增加。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,少子化趋势也愈发明显,许多独居的老人和未婚年轻人选择养宠物来弥补情感上的空缺。
到了2022年,日本养猫养狗的总数达到了1650万只,超过了15岁以下的儿童人数。随着宠物市场的扩大,相关消费也在不断增长,涉及到食品、医疗、美容、殡葬等方方面面。
高端宠物粮的价格能飙到每公斤5000日元(差不多人民币250元),宠物医院一次体检就得超过1万日元(大约人民币500元),甚至还有宠物专属的保险和养老院这些新产业出现。
到2023年,日本的宠物市场总额已经突破了2.2万亿日元(差不多人民币1100亿元),成为那个稳步上升、抗周期性强的行业之一。
三、银发经济:老龄化催生刚性需求,养老、医药、保健成稳定赛道
日本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,直接推动了银发经济的发展。养老服务、医疗以及健康保健这三块行业因为需求非常稳固,一直在不断扩大,抗经济波动的能力也相当强。
随着老年人口大量增加,养老照护行业的需求像炸了锅似的迅速增长。包括居家护理、养老院、康复设备在内的各种服务和产品都在快速扩展。日本医学馆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头羊,更是专注于提供居家护理这块儿,发展得风生水起。
他们提供上门洗澡、用药指导、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服务,占据了日本30%的居家养老市场份额,不光减轻了老年人的负担,也确保了企业的稳步盈利。
到2023年,营业额已经突破了1.2万亿日元(大概人民币600亿元),服务团队超出了10万人。同时,养老院的数量也从1990年的不到5000家,增加到了2020年的超过3万家。
高端养老院配备了专业医护团队和智能监控设备,能够满足各种老年人群的不同需求,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也因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增长而获益不少。
老年人群中慢性病挺多见,比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癌症啥的,治疗用药的需求一直挺稳定。武田制药,作为全球前十的制药公司,专注于研发老年慢性病的药物,投入挺大的。
它的糖尿病药“曲格列汀”在全球每年的销售额超过了1000亿日元,而癌症药“阿替利珠单抗”在日本市场的份额也达到了40%以上。
在医疗器械行业里,像家用血糖仪、便携轮椅以及智能护理床这些产品的销量一直在稳步上升,到了2023年,日本医疗设备市场的总规模已经突破了3.5万亿日元(差不多是人民币1750亿),年增长速度也保持在5%以上。
健康保健这块儿,现在已经成了日常消费里不可或缺的刚需,老年人对预防疾病和推迟衰老的需求越来越高,带动了健康食品和保健品的销量上涨。说到这儿,松本清作为日本最大药妆连锁店,把保健品列为他们最核心的品类之一。
产品范围包括胶原蛋白、维生素、钙片等等,靠着“专业导购+场景化陈列”的方式来提振销售业绩。到2024年,门店数量超出了1800家,保健品的营收比例也达到30%。
社区健康检测变得越来越普及,老年人也都习惯了定期检查身体、咨询健康问题,来回访的服务机构数,这30年里可是涨了五倍多。
日本这30年里,出现的这三类行业崛起,可不是碰巧的事,而是紧扣经济低迷时期的核心需求。一旦掌握了这个规律,即使经济不景气,也一定能找到些赚钱的门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