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散张素芬与低价股的拉锯战,在2025年上半年突然变得有点热闹;市场里有人叫好,也有人侧目,气氛像是老戏骨PK新面孔,紧张——但不失荒诞。
今年春天,张素芬在柳钢的那波操作还留着余温,市场记得她的“潜伏术”,机构则记着她的踩点习惯,散户开始盯着她的持仓清单,看谁敢跟随、谁在画圈圈,场外的议论像涟漪一样一圈圈扩散。
清单上有九只股,都是单价低于四元的国资或央企背景公司,上海建工早早地蹿出两个涨停,股价停在2.92元——这事先别急着下结论,涨停不等于翻身,更多是短期情绪的叠加,而非基本面瞬时好转。
节能风电股价3.14元,动态市盈十六倍,季报期内她拿到2723万股,二季度大幅加仓一笔1547万股,这个动作像是在地下装了个定时炸弹,等待风向;日线显示股价在横盘中缓慢抬头,说明筹码在悄悄集中,但量能尚未配合——这就像有人在楼下敲门,没人应声,结果敲声越敲越小。
阳光照明,3.58元,市盈二十三倍,张氏加仓小幅接近一百万股,中央汇金也在名单上拿着三千万多股,七年横盘的季线像一道老墙,短期突破概率不高,情绪派会期待一个叠加事件去拉动,实务派则更看重订单端和海外出货数据有没有转机。
陕国投A,3.61元,市净接近1倍,她二季度小幅减仓三百万股,但仍是重要流通股东之一;这家公司季度里偶有放量上攻,像是在做短跑试探,机构和社保资金也在场,季线整体没出底,这里藏着两个信号:一是国资托底可能性强,二是市场对信托类估值仍然谨慎。
海鸥住工和峰璟股份,两家公司股价都在3.8元左右,前者新进了近两千万股,后者虽减仓但仍持有大量筹码,两者都在月线或季线的盘整里堆量,这种“底部堆量”常常是要么发力要么盘整更久——换个角度,外资和券商席位有没有接盘,是决定能否回响的关键。
新兴铸管,3.85元,市净低于0.6,国资控股背景,张氏持有3650万股,社保和养老基金也在前列;这家公司产能、出口数据能直接说明基本面强度,但当前股价在明显横盘,这说明短期内资金面和情绪未给出明确催化剂。
广电电气3.95元,周线均线粘合,这类走势像是在等涨跌两端的裁判手势,张氏在二季度新进627万股,机构对有色或电力装备类的长期需求在那儿,但市场看的是未来几个招标和项目落地节奏。
陕建股份,3.97元,市盈约七倍,是建设类国企里相对便宜的标的,二季度夫妻档出现“你减我增”的操作,表面上是家里分仓,但市场会读出更多故事;日线依旧在底部盘整,若没有工程量或中石化类大项目进账,短期翻身难度不小。
现场记录一段简短对话:我问圈内一位老研究员,“这些票能像柳钢那样一夜成名吗”——他笑了,“能有柳钢那种戏码的,少之又少,更多是慢热型,甚至熬掉一堆耐心的那种”——这话刺耳,却真实。
如果把九只票放在同一张地图上,会发现共同点:低价、低市值、国资背景、横盘久。这不是偶然,是一种被市场阶段性遗忘的资产配置风格,张素芬的玩法更像赌季节:牛市尾声她会押注补涨,熊市中她收籌码,等到情绪再度回暖。
很多人把她的操作简单理解为价值投资——也有道理,但更准确的描述是“价格错配下的时间投注”,她赌的是时间和市场情绪的错配,赌的是某一天资金面和政策面会给这些“被遗忘者”一次漂亮的补涨机会。
但这中间有不少脏数据:部分公司的季度订单并不稳定、海外需求还带季节性,某些股的流通性也有限——实际操作里,买进容易、卖出难,尤其在没有明显利好时,股价容易被套牢;张氏能承受这类“持仓的孤独”,普通跟随者未必。
另有一点值得注意,社保、养老基金和中央汇金间接参与,说明在底部有公共资本的影子,这既是风险缓释,也意味着短期内大幅波动会受限——但这并不等于持续上涨,更多是一种“风险承受度的背书”。
我常问自己:普通散户跟进是否划算,答案并非绝对,在2025年的市场语境里,时间跨度和资金耐心才是核心变量,盲目追涨只会放大损失,而选择跟随则需要更细的仓位管理和止损规则。
回到标题问题:这九只低于四元的票里,除了一家已经冲出两个涨停外,剩下八家都在横盘,这不是新闻的意外,是市场阶段性的写照,既有机会,也有陷阱,关键在于你看的是故事的高潮,还是作者的笔法——一个决定看起来理性,但情绪从不买账。
留个悬念:如果未来六个月里,基建招标、出口数据或国企改革出现具体利好,哪些票会先动,请记住,不是最低价先动,而是筹码最集中、资金面最活跃的那几只会先走;若无利好,这些票可能继续做横盘的老戏码,耐心会是稀缺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