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山东话说的那点事儿:美军反辐射导弹到底厉害不
老弟,你知道那会儿海湾战争,美军用那些反辐射导弹,把伊拉克的防空系统打得七零八落的事儿
那阵儿,雷达一出事情,整个防空网就等于瘫痪了
这事儿,搞得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像个没头苍蝇一样
其实在咱们中国还没加入海湾战争那会儿,二十多年前,咱们援越部队就跟美军的这些“家伙什儿”较过劲了
那时候的对抗,咱们高炮兵面对美军的新鲜玩意儿,也吃过不少苦头
咱们这边的高炮兵,刚开始还真是“手忙脚乱”,雷达被干扰得像个“迷糊蛋”
慢慢琢磨出了一套反制的套路,算是摸着门儿了
咱们这帮兵,虽然起步比较慢,但也挺拼的
学会了怎么用点“阴招”来对付那些“老厉害”的家伙
你要说,这次越战的经验
给咱们日后防空战斗打了个“底子”
这里面,咱们得先说说那会儿背景
一、越南那会儿,咱们帮忙援助,跟美军“磨叽”一番
1964年,美国人打着“北部湾事件”的幌子
那时候,北越的防空力量实在不咋地
基本靠着苏联和咱们中国支援的“老家伙”——S-75地空导弹系统
这个家伙儿,咱们都知道,叫“金钟罩”,挺老的
自从1965年到1972年,苏联一共给了95套
北越用这个“家伙儿”一开始挺管用的,1965年7月24日,正在河内附近击落了三架美军的飞机,那个场面
他们马上搞电子干扰,用了新一代的干扰设备
把雷达信号给“搞迷糊”了
到1966年,北越用3到4枚导弹才能打下一架飞机
到1967年,那样子更糟,导弹老被干扰,失控掉下来
二、美军玩“野鼬鼠”战术,咱们吃了不少亏
说起美军的“家伙儿”可厉害了
他们还搞了个“野鼬鼠”战术
这玩意儿,就是用飞机当诱饵,把雷达引出来,然后锁定位置
野鼬鼠飞机提前几分钟飞进去,把威胁都扫除掉,然后雷达一开,立马就被定位,接着导弹或炸弹就“呼啦啦”飞过去
炸得阵地“哗啦啦”一片
刚开始用的是集束炸弹,后来
发明了个叫AGM-45“百舌鸟”的反辐射导弹
这个导弹长3米多,重177公斤,射程大概12到16公里,速度能达到马赫1.5
导引头是被动雷达的,专门盯住雷达信号,飞过去就像“找朋友”一样
咱们中国从1965年8月开始,派了援越部队,差不多有32万兵力
分成陆军和空军两个阵营
陆军主要守护胡志明小道的起点,空军
负责保护咱们中国边境到太原的空中通道
装备地方,从37毫米到100毫米的高炮都有,甚至于还有国产的双频段雷达
可刚到越南,咱们就遇上美军的“百舌鸟”
三、雷达被“咬”得死死的,咱们吃了不少苦
雷达一开,美军的导弹就像“饿狼”一样扑过来,爆炸声震天
美军还跟着用各种“花样”炸阵地——菠萝弹、子母弹、云爆弹,阵地一片狼藉
高炮阵地被炸得翻天覆地,人员伤亡也格外大
有的战友,尸体上没有外伤,但却是“窒息”死的
统计数字显示,援越的咱们兵力,总共阵亡1146人
咱们的高炮部队,虽然击落了597架美机,还伤了479架
美军的导弹一露头,雷达就得“挨打”
早期用的国产雷达,频段比较老
每次被攻击,咱们的雷达都得反复开关,阵地就变得乱哄哄的,空情也掌握不清
战斗就变得“乱糟糟”的
四、咱们的“阴招”反制,效果还挺得劲儿
说实话,刚开始咱们的部队还真是“磨叽”了不少
比如说,敌人派野鼬机前来“扫荡”,咱们的雷达一被盯上
后来,咱们就琢磨出了点“阴招”:研发俯冲告警器
这个玩意儿一发现敌机俯冲,马上发出警报,让操作员赶紧关掉雷达,让导弹“打空”,或者把天线调大角度
没有这种雷达的部队,用光学指挥仪布局多雷达,形成“多点干扰”
对那些野鼬机,咱们不跟踪,只盯着轰炸机,放近了突然转头跟踪,或者时不时“开关机”
让敌人没办法准确“掌握”咱们的动向
美机自带干扰设备,按火控雷达的频率发脉冲
试图“干扰”咱们的雷达
咱们的科研小组发现,这些干扰脉宽很有讲究,咱们就加宽雷达脉冲0.5微秒
咱们的高炮雷达有COH-4和COH-9A两种:COH-4功率大,波束窄,跟踪很精确,但机动性差;COH-9A,机动性强
咱们还发现,信号变弱时,敌机可能在“俯冲”,用这个特点
咱们就能判断出敌人的行动轨迹
五、“大战”中的经验教训,咱们都记在心里
记得1967年8月13日那次谅山奇穷河大桥的战斗,咱们高炮15团那阵子
早上就发现了90架敌机
三连监视了16架,判断前面几架在“佯攻”
二连早早就开火,结果被敌人“还击”——炸弹、子母弹“哗啦啦”一片
但,咱们的炮兵还是“牛”的,成功击落了一架F-4“鬼怪”
还用炮弹把敌机打得“散架”
那阵火光,真是“震撼人心”
这些经验教训,咱们都总结在心里
后来,咱们就开始用“反导弹”的技术:配置雷达阵地,放诱饵放到外面去,接收机放在阵地前沿,轮流开关雷达
还推动研制“近防”系统,比如“陆盾2000”、4x25毫米高炮、双35毫米高炮啥的
空军那边也不闲着,想自己研制导弹
1977年,咱们就用缴获的百舌鸟
弹体用的还是霹雳-4的技术,导引头有10厘米那么大,80年代试弹
跟人家美国的AGM-88哈姆比起来,那可是“差远”
哈姆导弹,射程可以到80公里,速度快到2.9马赫,还带惯导
1991年海湾战争里,哈姆大显神威,把伊拉克的雷达全给瘫了
这让咱们的军方“长了点心”
他们分析哈姆的残骸,发现老办法都“失效”了
于是,咱们就开始“急火火”研制自己得导弹
引进俄国的Kh-31P,配套苏-30飞豹挂,最多能挂6枚
但一般用两三枚就差不多了
导引头分成三个部分,要先侦察、选目标
咱们就开发“鹰击-91”,型号差不多,宽带导引头,飞豹可以挂4枚,歼-10也能挂2个,挤点油箱
还有在霹雳-12基础上搞的“雷电-10”,轻一点,只有200公斤,射程能到60公里,格外适合国产飞机
咱们的“套路”比伊拉克还牛,差别在哪
你说,和伊拉克比起来,咱们武器啥都不差,反应也挺快
原因,老实讲,咱们缺乏灵活的战术
没有像美军那样“玩花样”
伊拉克那帮人,武器虽落后,但战术用得老厉害
经常用“阴招”搞得咱们“束手无策”
咱们虽然装备还可以,但有时候缺个“脑袋”
但他们的战术用得“老灵光”
咱们那会儿,刚开始还真是“吃了不少亏”
后来慢慢琢磨出来了:用“电子战”压制、用“反导阵地”打击、用“诱饵引导”迷惑敌人
从越战那次教训里,咱们学到一个“宝贝”——电子信息战才是真的硬东西
眼下,咱们的空军装备越来越“牛逼”,能挂各种反辐射导弹
比起越战那会儿,眼下的咱们
完全就像“换了个模样”
伤亡虽多,但咱们也换来了“宝贵的经验”
海湾战争那边,伊拉克的雷达全“瘫”了,咱们中国军队看在眼里
那场“前哨战”,让咱们早早就醒悟了,知道现代战争
咱们中国,从那时起,就开始加速“现代化”,引进最新的技术和装备
避免再像越战那会儿一样“被动挨打”
你看眼下,咱们的空军平台上,挂满了反辐射导弹,能“压制”台湾的雷达
这都得益于咱们“吃了苦,长了记性”
总的说来,海湾战争那次“前哨战”虽然让咱们“伤得不轻”
但也把教训记得挺扎实的
咱们从被动变主动,从落后变赶超,这一段经历
你说,咱们未来的防空战术
反正,咱们这帮兵,心里都明白,现代战争,不光是装备“得劲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