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在海滩上摆开300辆威风凛凛的坦克,对面海面上却只有一艘孤零零的战列舰,你觉得谁能赢?不少人可能会想:“300打1,就算坦克挨几炮,堆也能把战列舰堆死吧?”但现实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——这场看似“以多欺少”的对决,坦克大概率会被单方面碾压,想击沉战列舰更是难如登天。
要搞懂为啥会这样,首先得弄明白一个关键问题:两者的“攻击范围”差得太远了。咱们平时看坦克觉得很厉害,主炮能打穿厚厚的装甲,但它的射程其实短得可怜,最多也就5公里,超过这个距离,炮弹根本摸不到对手。可战列舰呢?它那几门比人还高的大口径主炮,射程能轻松达到50公里,相当于从一个县城打到另一个县城。这就意味着,战列舰在几十公里外就能对着坦克群开炮,而坦克连战列舰的影子都没看清,就可能被炮弹掀翻。
再说说“火力威力”的差距。坦克主炮口径一般是120毫米左右,最多也就152毫米,而战列舰的主炮动辄300毫米以上,有的甚至能到460毫米。打个比方,坦克炮弹像一颗大号子弹,而战列舰炮弹就像一个装满炸药的铁疙瘩,落地后能炸出好几米深的坑,周围几十米内的坦克都会被冲击波掀飞,装甲再厚也扛不住。更关键的是,战列舰的装甲也不是吃素的,侧舷装甲厚度能到200-300毫米,还分了好几层,中间还有水密隔舱。就算坦克炮弹侥幸打在战列舰上,顶多留下个坑,根本伤不到它的核心部位——比如动力舱和弹药库,而这两个地方才是决定战列舰生死的关键。
二战时就发生过一次真实的“坦克VS军舰” battle,更能说明问题。1943年意大利萨莱诺登陆战里,德军拿出了18辆当时最先进的虎式坦克,再加43辆4号坦克,对着美军的2艘驱逐舰和1艘轻型巡洋舰开火。结果打了20多分钟,德军损失了7辆虎式、22辆4号坦克,几乎快被打残了,而美军军舰上只有6个士兵受了轻伤,连关键设备都没坏。要知道,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的火力、装甲,还远不如战列舰呢,坦克连它们都打不过,更别说对抗更厉害的战列舰了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要是战列舰搁浅了,或者出故障动不了,坦克是不是就有机会了?”就算真遇到这种极端情况,坦克想击沉战列舰也很难。战列舰的水密隔舱就像一个个独立的“小房间”,就算少数隔舱被打坏进水,其他隔舱还能保持浮力,不会轻易沉没。而且战列舰上还有高射炮、机关炮等副武器,近距离也能对坦克进行扫射,坦克想靠近都不容易。
所以说,300辆坦克岸边硬扛战列舰,看似人多势众,实则是“用错了战场”。坦克是陆地上的“钢铁猛兽”,战列舰是海洋里的“移动堡垒”,两者设计初衷和作战场景完全不同,硬要放在一起对决,坦克从一开始就输在了射程、火力和防护的“先天差距”上。这场较量告诉我们,光看数量可不行,找对自己的战场,才是赢得胜利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