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这个标题,可能有人以为我终于要开始劝退了。
其实不是,我一直都认为经营管理签证是相对合理且靠谱的路径。
只是有些人确实不太适合这条路,而我今天想聊得,就是这件事。
先说句实话
在日本创业 + 写文章这一段时间里,确实积累了不少知识,也对在日本创业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。
毕竟才短短几年,我确实也没法自称是什么“老资格”,但至少在经营管理签证这件事上,怎么申请、怎么续签、哪类问题比较常见、什么情况下容易踩坑,这些我已经知道的足够多了。
我从来不觉得这条路简单,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,真的挺辛苦的。尤其是头一年,几乎就是硬扛着走。
但话说回来,网上有些说法也有点太夸张了,比如“十个来日本创业的,两年后只剩一半”。
听起来是挺吓人,但我身边的真实情况是,同样是来日本创业的,不管是比我早来的,还是晚来的,我认识的加起来也得有几十号人了。
说实话,目前还真没有身边认识的人失败回去的。
当然,也可能是我身边的人都比较靠谱(也可能运气好),所以就“意外地”打破了网上盛传的“两年留下来一半”的魔咒吧。
我一直的观点是:
只要不是手头特别困难、能下定决心、还能适应环境,大多数人都有可能留的下来。
存在即合理,有人成功,就一定会有人失败。
像当年的外卖大战、共享单车大战,不也是有人站到了最后,有人黯然离场?
你不能说,那些失败的玩家全都是“被坑了”吧。
而真正需要多注意的是,那些天天“竭尽全力在黑某件事”的人。
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,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:不是真的在好心提醒你,而是在“引导”你往他希望你去的方向走。
这就叫做:“打着为你好的旗号,引导你做出对他有利的选择。”
那么,哪几类人可能真的不太适合走这条路呢?
❶ 一步登天型
这类人最常见的心态是,“我来日本了后随便做点什么,就能一步到位吧?”
他们希望一切都能有个明确的结果,比如:
肯定能永住、一定能入籍
你来告诉我,我能做什么
公司一开就要解决全家温饱,不能赔
孩子一定能进私立好学校
生活中绝不能出什么岔子
但现实是,日本创业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,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万能的保底系统。
就拿身份来说,年限熬够了也不一定能过,各位可以自己去查查每年通过人数的比例。而那些号称有什么内部通道的,更是无稽之谈。
孩子上私立,学校还要笔试+面试,甚至还要给家长面试。你人来了,也不代表什么都能随你心愿。
创业更是如此,换方向、试错、失败,简直太正常不过了。说白了,你在从小长到大的地方创业都不一定成功,更何况在异国他乡。
真要有人说“我能让你一步到位”、“干这个肯定行”,我反而建议你要多注意。
❷ 甩手掌柜型
“我开个公司,别人帮我搞。”听起来确实挺不错的,但现实不太行。
不少人希望自己不管业务、不参与经营,就把公司甩出去让别人帮着弄,过几年直接拿身份。
很多人直接找人帮忙全程打理,甚至连公司印章、印鉴卡都交给别人。
这么做真的很有可能会出大事的。
自己公司的重要材料全交给别人?你敢确定对方不会拿你公司去干点什么奇怪的事情吗?
一旦被查出经营有问题、账面异常、或者拿你公司做一些违规的事情,你作为“实际负责人”,第一个出问题的就是你。
不管在哪里开公司,都不能把公司重要材料交给别人,更何况是“合同、账务”这些事,都是要负很大责任的。
❸ 幻想过度型
这类人基本都是旅游时对日本印象特别的好,回国后一边看攻略一边盘算人生新起点,然后直接决定要来日本生活。
但旅游≠定居,生活≠打卡。
刚来时确实新鲜,觉得“干净、有序、平和”,但随着时间推移,会开始面对一些没有想到的问题:
语言问题
文化差异
四处碰壁
工作效率慢的惊人
虽然我刚来日本的时候,虽然也碰到了很多麻烦,但我适应得非常快,直至今日也很喜欢这里。我也确实见过一些人,半年一年后就开始后悔,觉得“不如自己想象中的舒服”或者“规矩太多无法接受”。
这不是开玩笑,真的有人会认为,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,都应该跟自己家小区一样。周围所有人都要按照自己的生活惯性来,稍微有点不舒服,就开始全方位吐槽。
所以说,如果你对生活环境的幻想太过理想化,那来了之后可能反而容易失落。你不可能去改变所有人,你只能改变你自己,更何况,异国他乡也没有人会惯着你,要么适应,要么离开。
总结一下
没有哪个地方是没有缺点的,更没有什么事是能够无脑保底的。
曾经有个网友跟我说:你说这些没用,他们也不会听的,照样会去找捷径。
只要你脚踏实地的经营,那就不是网上那些标题党说的“专门设计出来为了坑你”。